17岁娇俏的曾华倩和梁朝伟携手六年时光,分分合合数次最终却“败给”刘嘉玲。
是家境差距作祟还是年少不懂爱?答案俗套却戳中人心。
01
1982年,17岁的曾华倩在迪斯科一眼看到了梁朝伟。
那时她是被捧在手心的富家小姐,眉眼灵动,笑起来带着娇憨的甜。
而19岁的梁朝伟独自坐在吧台喝酒,周身的沉默与周围的热闹格格不入。
没人知道,这沉默背后是原生家庭刻下的疤。
父亲酗酒好赌,母亲独自养家,年少的他早早学会了用沉默包裹自己。
两个人一个开朗可爱,一个内敛沉默。
看似毫无交集,可命运偏要让这两个世界的人再次相遇。
那一年,曾华倩考入无线艺员训练班,而梁朝伟恰巧也在。
班级里,梁朝伟的表演天赋很快显露,而曾华倩则凭借出众的外貌与灵气成为焦点。
十几岁的少年感情总是炽热的。
没有华丽的告白,没有铺张的约会,两人的恋情就在训练班里定了型。
之后,曾华倩顺理成章的搬进梁朝伟租住的小公寓,学着褪去娇气打理生活。
两人的约会地点很单一,大部分都是在梁朝伟的小屋里。
他喜欢安静,她会推掉所有夜场邀约,在家陪他看老电影。
可这段看似完美的恋情,如今看来,或许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按照那个年代“门当户对”的说法,两人的家境相差甚大。
梁朝伟的父亲是个“赌徒”,自他记事起,家中就是父母因为钱财争吵的声音。
等他再大一点,父亲甚至直接丢下他们母子,选择离开。
而年幼的他也就早早的扛起了家中的生活担子。
可原生家庭的差距在当时两人的“爱情”中不值一提,真正让感情散场的另有原因。
02
恋情开始的那六年,刚好是两人事业起步的黄金期,亦是两人感情反复拉扯的消耗期。
1984 年,一部《鹿鼎记》让梁朝伟人气飙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密集的工作安排。
梁朝伟同时接拍三部剧集,常常连续几天睡在片场。
曾华倩也凭借《雪山飞狐》中的苗若兰一角爆红,通告排的爆满。
聚少离多成了感情的第一道裂痕,陪伴的缺失成了矛盾的导火索。
曾华倩会为等不到梁朝伟的电话而整日心神不宁,会因他爽约约会而满腹牢骚。
梁朝伟则在连轴转的工作中疲惫不堪,无法回应她对浪漫与陪伴的期待。
争吵不可避免,年轻气盛的两人都不肯退让,最终在冷战后分手。
可命运让他们在片场再度相遇,两人再次被对方吸引。
原以为分开过会更珍惜,没想到不过是重蹈覆辙,矛盾还是那些矛盾。
反反复复许多次后,终于耗尽了最初的心动。
梁朝伟与曾华倩相恋时,两人都处于人生的“试错期”。
19 岁的梁朝伟尚未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自卑又敏感,连表达爱意都带着怯懦。
17 岁的曾华倩刚离开父母的庇护,对爱情充满童话般的幻想,既不懂包容,也不懂妥协。
他们像两个刺猬,想要靠近取暖,却总在不经意间刺伤彼此。
多年后,曾华倩在节目中谈及分手原因,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故事:
“太年轻,太忙,处理感情也不成熟,不够体谅对方。”
没有指责,没有怨恨,只有对青春的释然。
都说,对的时间才能遇见对的人。
或许刘嘉玲的出现对于梁朝伟来说,才是一味“对的解药”。
03
刘嘉玲和梁朝伟,是一路苦过来的“同类”。
两人有着相似的家庭,出生不算富贵,早早的就担起了家庭的责任。
但不同于梁朝伟的内敛,刘嘉玲身上带着一股“江湖气”的坚韧与鲜活。
与曾华倩的娇俏不同,刘嘉玲的美带着攻击性与生命力。
她深谙娱乐圈的生存法则,能在酒局上与大佬谈笑风生,也能轻松拿捏片场规则。
她性格外放,笑声爽朗,仿佛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
对于梁朝伟来说,他的生活中太需要这样的一束光。
梁朝伟原生家庭破碎,习惯用沉默包裹情绪。
刘嘉玲却从不强迫他“多说点”,不会强迫他回应自己。
他因走不出角色而不出门,连续几天都待在房间里。
刘嘉玲没有敲门,没有打扰,只是告诉他“想说话了来找我”。
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或许是曾华倩从未给过的。
很多人都说,曾华倩爱得炽热,却总想着“改变”对方,希望他变得外向,希望他健谈。
而刘嘉玲懂得“接纳”,她知道梁朝伟的沉默不是冷漠,而是自我保护的方式。
她做的不是改变他,而是“走进他的世界”相互体谅。
这种“相互体谅”的关系,也让梁朝伟慢慢打开了自己的心。
1990 年的“绑架事件”,成了两人感情的试金石。
刘嘉玲遭遇意外后,身在片场的他立刻放下手头所有工作,寸步不离地守在她身边:
“我那时候什么都不怕,就怕失去她。”
他会坚定的告诉刘嘉玲:
“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圈子,我们就离开。”
与曾华倩的感情里,梁朝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需要对方迁就他的敏感与内向。
而在刘嘉玲面前,他终于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
他不用假装健谈,不用强迫社交。
刘嘉玲会在所有的公开场合帮他拦住一切纷扰。
上一段恋情中,工作的忙碌是两人之间的“隔阂”。
但在这段感情中,他们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你忙碌,我等你;
你闲暇,我陪你。
而这份“信任”,成就了双方不少经典作品。
今年,虽然早已过花甲之年,但梁朝伟的状态好的惊人。
在表演上,他始终保持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九月份,他的新影片《寂寞的朋友》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精湛的演技和饱含岁月的眼神戏让不少业内人士称赞不已。
而在最近陈冠希的采访中,我们也看到了生活中舒适、自在的他。
采访中,聊起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侃侃而谈。
他兴奋的讲着自己喜欢的尾波冲浪、山地自行车以及滑雪等等运动。
这份事业上的从容与生活中的笃定,恰恰印证了刘嘉玲陪伴下的“舒适关系”。
从当初的20爱情长跑,到2008年的婚姻殿堂,两人早已陪伴对方走过了半个人生。
梁朝伟还是当年那个习惯沉默的男孩;
刘嘉玲也还是曾经那个热情似火的“大姐大”。
他懂她的热闹不是张扬,她懂他的沉默不是孤僻。
他们从没想过改变对方,却在“求同存异”里,活成了彼此最舒服的模样。
如今再看,梁朝伟为何选择了刘嘉玲,答案俗套又露骨。
爱情从来不是年少时的炽热碰撞就足够。
而是历经岁月打磨后,依旧能彼此适配的舒适与安心。
能走到最后的,永远是那个懂你沉默、容你不同的人。
这是一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