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算,但也并非神作。而且什么时候,我们只剩下烂片和神作两个维度了?
正好借这部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片子,分享下我给电影打分的标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个人有五个标准:视听感受、人物形象、叙事方式、思想高度以及个人情感。前四个还有一些相对的硬标准,最后一个纯看个人体验。
《捕风追影》的视听感受整体不错,既有老派港片的感觉,又融入了一定的现代元素。比如开场几头“小狼”抢劫,要入侵安保系统,还要通过换装、武打、滑翔伞等眼花缭乱的手段脱逃。再比如梁家辉饰演的“影子”,几场匕首近身搏杀的戏份。尤其是他和成龙在逼仄屋顶里的对决,两个加起来140岁的老人,大开大合的打斗显然不够擅长,这样的空间设计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制造出紧迫感。再点缀一些成龙用晾衣杆打败“小狼”的镜头。基本满足了我对动作片的视听感受,而且动作戏的设计也有一定新意,文戏和武戏之间有穿插留白,不至于像《碟中谍8》那么“满”。
人物形象方面,功过各半。梁家辉在我眼中是全片亮点,干儿子给他刮胡子那场戏中,他“怂恿”儿子杀了自己,有试探、有唏嘘、有野心,有冷酷还有些许温情,“狼王”是自私狡诈的,对安全和自由无比渴望,同时又是过时的,加密货币这玩意对他来说实在难以理解。小狼们要上位要独立,要祭出被警察盯上的老狼。却不知道老狼早就发现自己被警察盯上,只不过将计就计引开警察,以身设局为小狼开路,不过小狼不仅要牺牲老狼,还想主动弑父。这种反派复杂关系的呈现,的确让人物层次更加丰富,尤其是梁家辉收放自如的演绎,实在精彩。相比之下,成龙饰演的黄德忠、张子枫饰演的何秋果人物就稍显逊色,黄德忠因为在执行任务时阻止拐卖儿童,导致自己的搭档(何秋果父亲)丧生,何秋果因为自己是女生,在刑警队没有出头之日。而且两人还引发了一段执行任务时的伦理讨论,但二人在后半段的表演和发展,并没有撑起完整的人物,稍显遗憾。
电影的叙事有明显瑕疵,电影语言本身尚可,但编剧的逻辑问题很大。反派可以肆意入侵警局系统,却没有选择在信息战的层面上应对,而直接求助于已经退休的黄德忠,重启老派的跟踪方式,这种迫不得已的“倒退”实在算不上合理。哪怕设置一个旗鼓相当的电脑高手,与成龙的老派跟踪打配合呢。还有,反派小狼动用雇佣军袭击警察总部,这事也过于匪夷所思,毕竟对手是个贼,不是那种呼风唤雨要统治世界的暗黑之王。正反派的力量对比忽高忽低,不够均衡。在流畅的动作之下,很多细节没法深想,bug太多。还比如结局部分,“影子”跟何秋果嘴炮太久,浪费了逃生时间,这也不符合角色的一贯作风。
思想方面也有诸多割裂。比如在刑侦过程中使用AI还是人脑,最初负责人强制取代AI导致指挥出了问题,黄德忠启用传统跟踪模式,这显示出人与AI的冲突,但这种冲突没有在影片中得到解决,只是最后关头突然让AI上线,仿佛指挥官顿悟,莫名其妙找到了两者和谐共处的方式。还有警察伦理的讨论,黄德忠基于个人教训反复强调任务最重要,制止何秋果见义勇为。最后何秋果又帮他圆了回来,说见义勇为就是警察应尽的职责,她并没有怨怼黄德忠在执行任务时见义勇为导致父亲丧生。这一伦理冲突并没有在案件的主线中得到呈现,最终的解决也靠主角嘴炮。而且,此次行动中,警局总部竟然因为反派袭击几十人丧生,这种沉重和最初的伦理探讨并没有一以贯之。影片中提出的几处思考有始无终,不得不说也是败笔。
最后说下个人情感。作为成龙的资深粉丝,从《蛇形刁手》开始连续追了三十多年,见证了他功夫喜剧的巅峰,也眼看着他近十多年盛产烂片,心中五味杂陈。对成龙、周润发、周星驰这些影星,我是有些个人滤镜在的。就像《头号玩家》陪伴我成长的游戏和动漫角色出现在眼前,《复仇者联盟4》让漫威宇宙的经典角色齐聚,总会有些个人情感因素在其中的。成龙电影也是如此,毕竟从儿时看到中年,看着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不要命地拍戏,一身伤病。看着他从一脸青涩到廉颇老矣,拿了好多个终身成就奖,年逾古稀却还不止步,每年两到三部烂片,《英伦对决》《捕风追影》这样的片子又偶然给人惊喜,这种拼劲,总归让我说不出刻薄的话来。
这是我评论电影的方法,和我写时事评论有几分共通之处。除了《逐梦演艺圈》和《教父》这样两个极端,大量的作品处于中间状态,就像《捕风追影》,运用理性和知识来辨析、结合情感和体验来感受,才是乐趣所在,也是我们面对的常态。
这是一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