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看 瞧瞧看

终于到了60亿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25-07-31   浏览次数:751


市场可算是有些人气,截止今天(7月31日),2025暑期档满打满算60亿票房,仍远远落后于往年同期 (剔除掉疫情影响) ,还有整一个月,应该能回到90亿档——2014年水平。


我忏悔,我不配当影视博主....回国立刻扎进影院补票,有些出国前看了,共七部打包聊聊观感。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写这篇小说,灵感肯定来自杜牧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意在讽刺唐玄宗与杨贵妃荒淫无度,其实历史上没这事儿,学者考证过,以古代物流条件,岭南的荔枝绝不可能保鲜运到长安,贵妃就算想吃鲜荔枝,也是四川运过去。

所以这其实是个政治寓言,是万国笙歌醉太平下的血酬定律,你就把它当一部古代都市戏看就行。


前半段跟《年会不要停》有些像,职场社畜被官场老油子玩弄于股掌,官僚系统的特征是一切都合规范流程,但没人真正负责,最终老实人李善德背锅,活活逼成了“项目经理”,这也是比较新鲜的一点,把模块执行思维嫁接到古代背景,excel表格玩得超过99%现代人。


大鹏完成得很出色,如果放到四五年前我会惊讶,现在不会了,这就是他的导演水平。

最后李善德策马狂奔,身后是血河一样的木棉花,我真的被感动了,身陷一个荒谬的任务中,仍然可以有小人物的英雄主义,“我嫁的是你,不是长安”,大幂幂太美了(星星眼)。


不过票房并不太理想,冲10亿困难,大鹏吭哧吭哧埋头忙活10年,最高票房仍是口碑评分最低的《煎饼侠》,命啊

《戏台》


年过70的陈佩斯老爷子又杀回来,上映前负责宣发的同学比较悲观:能过亿就行,毕竟年轻人对他不熟了,现在成绩已远超预期。

陈佩斯曾是80、90年代当之无愧的内地喜剧之王,春晚小品加上二子系列电影可以说名气渗透率不亚于本山大爷。


后来陈佩斯跟央视闹翻,央视觉得我捧红了你,竟然还跟我要版权费?陈佩斯寸土不让,自此退出大小银幕专攻舞台剧。

与央视撕逼是陈佩斯一生过不去的心理门槛,所以之后的话剧很多也跟强权对抗有关,《戏台》就是典型范例。

话剧改编有个好处,经过几百场演出打磨剧本极为扎实,短板是会有舞台感,也不是说有舞台感就一定不好,《茶馆》也是固定场景走位,那叫一个NB。

最后原装《西楚霸王》嗓子一开,把我眼泪都唱下来了,懂不懂京剧不重要,骨子里的中华文化基因解锁。


主要缺陷是六姨太这个角色,我理解她是个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品,但在当下的评价体系里,无疑是刻板与矮化的。

陈佩斯虽经常饰演小人物,但他对艺术的态度很精英,管你大帅还是票友,不懂的别来沾边,这样有好有坏,好处是维持品质底线,坏处是容易形成封闭小圈子。

《戏台》总体很值得一看。

《超人》


现在超英在内地市场毫无存在感,大IP 滚导,竟然只卖了6000多万,在德国时我一查,回国应该没排片了,于是花7.9欧买了张英文版的票,晚上6点45的场,德国影院也没什么人。

没字幕,英语听力水平退化,好在情节不复杂,连蒙带猜基本能看懂,现在超英都是组团冲,这部给了配角相当戏份,还有只超狗。


我全程看得毫无表情,几个神仙跟一个比神仙还屌的坏人掐架,人类力量完全缺位,怪兽怼在眼前还拿着手机打卡,滚导的趣味还在,可也没啥太新鲜的,平庸的重启之作。

之所以看不进去,主要跟国际形势有关,现在谁还信老美能义薄云天拯救世界啊,幼稚死了,我也就为了写点评录唠嗑,要不谁看这破玩意。

《你行!你上!》


姜文跟超人境遇差不多,票房8000多万,上映两星期排片已降到不足1%,所以刚回国立刻开车八公里去看。

看完便知为何会遇冷,郎朗成才之路的题材完全脱离大众,更要命的是,剧本写得糟糕,普通观众也知道主角必须有个成长弧光,幅度越陡峭戏剧感越强。

可片中的郎朗是个纯24K天才啊,而且天生奋斗B,打出娘胎就热爱钢琴,内驱力爆炸,众人歇斯底里恭迎天之骄子登上艺术王座,成长空间接近于零,他爹朗国任也差不多。


有人说郎朗可能就这样啊,优秀还有罪了?没错,但这是拍电影,不是念简历,所有成功的人物传记片,无论怎么编,有一项是共通的:把英雄还原成人,《美丽心灵》、《辛德勒名单》《甘地》.....哪怕是陈凯歌拍的同类题材《和你在一起》,也比《你行你上》对味。

也不是说没有精彩段落,比如《黄河大合唱》以及斗琴环节,拍得相当有气势(找叶师傅演很有想象力),但叙事架子有硬伤,妙笔只能是些美丽的散碎珠子。

至于什么改革开放隐喻,我没觉得有啥高明之处,没劲。

这回醋不香,饺子也凉了,姜老师不冤。

《聊斋:兰若寺》


走之前去看了点映,我挺喜欢的,追光技术上真的强,用《井下》将五个短篇串联,很符合蒲松龄原著“故事集”的设定,不是逮着一个故事猛薅,结构上有新意。

但故事多便容易涣散,造成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方:受众主体模糊

开篇《崂山道士》与《莲花公主》偏低幼,成人看了半小时劝退,而孩子看到后三章又不太能理解,上下不靠票到底卖给谁呢?而且两个半小时体量,很多人坐不住,造成现在票房不如预期。

后三章《聂小倩》放到民国背景女主穿上旗袍,《画皮》讨论婚姻,个人最喜欢《鲁公女》,浓烈得简直要爆开,爱情近些年似乎成了电影市场的冷宫,导演依然愿意去探讨矢志不渝的爱,挺感慨的。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送给中国创作者的宝库,四百多篇被挖掘的还很有限,这里顺便给好朋友楚平打个小广告,他的《聊斋奇谭》上个月刚出版,选择十六篇聊斋进行现代改写。

我前年在公号上放过一篇初稿反响不错,他给了我一本,放车上闲时翻看很有趣味,楚平选的都是偏冷门些的篇章,绝对有新鲜感,每篇平均几千字无负担,小程序卡片里有详细介绍,大家有兴趣的买本回家读一读。

《罗小黑战记2》


不愧中国最强二维战斗制造机,续集动作场面更多更爽,剧情用了个侦探片壳子,全程保留着悬念,不过抓幕后boss过程并不是太精彩,这部电影主要还是吃人设。

六年前首部拿下3.15亿票房,续集肯定超了,现在猫眼预测接近5,豆瓣飙到8.7分,今年最高院线片,前年导演木头闹了个不大不小的舆情,宣传都收着来,以目前市场环境,片方应该是比较满意的。

感觉这部的真正主角应该是鹿野,高潮回忆点也落在她身上,小黑更多是打个辅助并贡献笑点。


今年动画精品大爆发,下面还有点映口碑爆炸的《浪浪山小妖怪》,年度国产TOP盘点要纠结了。

《南京照相馆》


每个档期都需要一匹头狼把市场热度带起来,去年是沈马《抓娃娃》,今年头号候选《长安的荔枝》,没想到啊,竟然是《南京照相馆》跑出来,上映7天接近9亿,预测30亿 ,这么沉重的题材其实并不讨喜,都说主旋律降温回潮,那也得分拍成什么品质。

把昨天看完写的微博贴下面:

《南京照相馆》拍得非常好,申奥的进步让人刮目相看,市场可算又喂出一个能抓可看性又不失表达的年轻高手,剧本扎实调度从容,前一个半小时群像塑造堪称完美,后半小时稍有滑坡,周游和王骁的下线有些没交代清楚,但不影响,它值得30亿 票房。
西方拍了无数反纳粹电影,满屏都是冷血德国人,现在你看有谁仇恨德国人吗?特朗普就是个德裔,不妨碍他当美国总统,主要因为德国人反省忏悔到位,包括立法、国民教育全方位堵死,还有勃兰特总理在华沙那惊天一跪,彻底将现代德国与纳粹割席,而日本则把甲级战犯放进靖国神社供奉,内心深处还想着帝国荣光呐,右翼军国主义死而不僵,拍几部电影敲打敲打丫的算我大中华很讲礼貌了。 舍身救日本孩子的胡友平女士前几天不是被评为英雄模范了吗?仇恨谁了?

除了后二十分钟有些断档几乎挑不出大错,有一点很难得:中国人像中国人,日本人像日本人,并保留了方言,其中摄影师伊藤设计尤其出色,最初看上去有些人性,后来发现仍是个畜生,有句台词是:等战争打完我也想回国拍电影,这明显映射小津安二郎,他当年曾随军进攻南京城。

以上简要说说观感,明天叫着田田和秋裤老师录唠嗑节目,再深入聊聊,同学们今年暑期档品质真不差,现在票房前四位的豆瓣评分如下:


均分过了8,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但票房却.....市场大环境萎靡谁也没辙。

但也有个好处:逼着创作者们竭尽全力提升品质,以上四部可能只有《南京照相馆》会超过10亿,但最终肯定都赚钱,真拍得好市场不会亏待你,以前市场太疯反而让烂片投机者浑水摸鱼,现在大浪淘沙拼了命才能活着。

也不错。

今天推个“防皱爆款冰裤”,出国期间寄到,昨天试穿了一下很不错,一点儿不粘,感觉下半身瞬间凉了一度,夏天穿长裤还有个好处:防蚊子,六种颜色男女皆宜,价格也很美丽,五星推荐!(次条有详细介绍)

THE END
675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登录账号
网站公告

这是一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