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姐引言
2025/07/22
从清明到五一,再到暑期档,今年电影市场可以说萧条。谁敢信,哪吒之后首部大陆票房破五亿的电影,是前段时间的《侏罗纪世界:重生》。
大导 群星的《酱园弄悬案》,很会搞商业片的陈思诚,都没能拿到理想成绩。
但即使如此,仍然有许多人没有放弃电影,暑期档的冷淡是危机,也是机遇。当大导光环和明星效应双双褪去,只有真正的好故事、好作品,才会得到观众支持。
在电影不被看好的日子里,我们照例来测评一下暑期档的几部电影吧,本篇各片的影评仅代表观影者个人主观感受,供大家参考。
01
《长安的荔枝》:这么好的荔枝,老板终究不配吃!
片名:长安的荔枝
导演:大鹏
主演:大鹏/白客/庄达菲/刘俊谦/杨幂等
类型:剧情/喜剧/古装
电影版《长安的荔枝》目前是我的暑期档最佳。
原著短小的篇幅,本身就更适合电影的体量,所以影版的节奏不出意料毫不拖泥带水。
李善德的格眼法、荔枝洗盐水后的分枝植栽法和转运实验都一一还原,而且放在电影前半部分,结合一些荒诞笑点实现(比如付航演的猴),看得津津有味不无聊。
到了后半部分就是一些讽刺性和现实表达了。
我最喜欢的一幕是荔枝好不容易运到长安,在贵妃生日当天送到宴席上,但在一群琳琅满目的瓜果中显得那么不起眼,贵妃伸出一只手,还没来得及碰到,就被其他事打断放下了。
荔枝能从岭南送到长安,是倾尽一群小人物的全力,举全国上下之力才能办成,但在上层眼中却是极不重要,不值一提。
这是权力失控的恐怖,也是权力对小人物的倾轧。
片子要紧张感有荔枝转运的刺激,要笑点有年会三人组大鹏、白客、庄达菲的默契,要泪点有李善德苦心算计把荔枝送入长安的孤决,要思考有对“取之于民,用之于上”的拷问。
看完电影,听到片尾曲也非常惊艳,是唐恬写给中年人的“孤勇者”,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歌词。
最后感慨一下:刘俊谦演得真好,真人版小精灵多比的感觉。杨幂也贡献出了有水准的眼神戏。
还有就是大鹏导演是真爱白客啊,不仅给他改了人设,给了高光,还给了个好结局,鹏,你是真的爱他。
——本可爱
02
《罗小黑战记2》:软萌中自有尖锐批判
片名:罗小黑战记2
导演:木头/顾杰
配音:山新 / 刘明月 / 朱婧 / 栾立胜 / 傅晨阳
类型:动画/奇幻/冒险
作为续集,的确是超出预期,而且没有门槛,没看过第一部也能看。
这部是市面上少见的2D动画,在国产动画领域独树一帜。画风也值得一夸,保持手绘风,人物各有特色不撞脸。
动作非常流畅丝滑,打起架来一气呵成,不是眼花缭乱的无差别扫射,而是有逻辑的推拉和来回,甚至还有“切飞机”这种大场面。
故事接着上一部展开,无限收罗小黑为徒之后,在山上开启“奶爸带娃”的日常,带领罗小黑训练,训练它的空间技能。
师徒相处的可爱碎片,依然很萌。
这次还加入了新角色,是罗小黑的师姐“鹿野”。
她是战乱中幸存下来的妖,沦为“孤儿”后被无限捡走,成了“关门弟子”,跟罗小黑这个“锁门弟子”一样,都是无限师父心尖尖上的肉。
鹿野面冷嘴硬,小黑软萌可爱,两只妖在一起很有反差感。
第二部的故事相对更成人化,完善世界观的同时,也有批判和表达。
像会馆的组织化和规模化很有意思,相当于妖界的市政大厦,“粤东会馆”做饭最好吃的设定也有趣,爱粤菜人士看得合不拢嘴,一直流口水。
人妖共存的主题不是第一次见,但《罗小黑》却减少说教感,而是用实际行动表达和平共存的观念。
妖灵作为实力强大的一方,内部矛盾其实映射人类世界的政治极端化。
有妖自命不凡想凌驾于人类之上,利用人妖矛盾杀妖再挑起战争,本质上都是破坏和平。
罗小黑却用孩子般的单纯视角,提供坚定立场:只站在对的一方。而只要伤害别人,就是错的。
走出电影院,眼前的世界依旧混乱,很多地区还是战火纷飞,好在又是一个被罗小黑治愈的夏天。
——本可爱
03
《你行!你上!》:朗朗是饺子,姜文才是那碟醋
片名:你行!你上!
导演:姜文
主演:姜文 / 马丽 / 陆一 / 于和伟 / 王硕珑等
类型:剧情/喜剧
姜文七年磨一剑的片子,可以说是一部爹味冲天的狂想曲。
故事很简单,取材于郎朗本人的成长故事,一个东北狂野老爹如何带着他的宠物小精灵儿子郎朗,一路鸡娃杀向了钢琴巅峰。
众所周知,姜文的电影一向是隐喻大户,还有谜语集合。电影开头的毛爷爷,以及第二任老师的名字叫欧亚,算是很明显的暗示了。
虽然电影名义上讲的是 郎 朗,但是姜文饰演的 郎 爹才是绝对主角。
郎爹是个很神奇的人物,这个角色的逻辑线就两条:一是 往死里爱儿子;二是儿子必须成为天花板级别的人物,做不到就往死里干。
为了这两个目标,全世界都可以成为爹的工具,母子分离没有问题,老师全部都是临时工,也没关系,只要爹是总设计师就行了。某些鸡娃家长看了肯定会暗爽,但是童年有阴影的家人们估计就得ptsd预警了。
我觉得这个片子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肯定是姜文的电影美学,极致浪漫,开篇小郎朗学的那首《匈牙利狂想曲》其实就已经给全片定下了狂热、夸张、浪漫到抽象的基调。
还有不少名场面,我最喜欢郎朗在半吊在空中的钢琴上,给街坊开音乐会的片段。是一种影像转换的极致浪漫,我觉得这就是钢琴的魅力,雅俗共赏。
缺点在我看来, 狂躁版东北话轰炸两小时确实是一种考验。
尤其是 姜文老师这个东北话,有一股人工的大碴子味儿,加上 父子俩全程大嗓门对轰, 真的很震耳朵。
另外一个,则是郎爹 这一套成功学的逻辑,是用极致的父爱包装出来的强权与控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认同并接受的。如果你不理解这一点,那影片自然会给你带来观感上的不适。
这不是烂片,也不是一部平庸的片子。
姜文的电影,本身就自成一个宇宙,喜欢或不喜欢都非常正常,它的口碑注定是两极分化的。
——E姐
04
《南京照相馆》:再克制也难掩历史沉重
片名:南京照相馆
导演:申奥
主演:刘昊然/ 王传君 / 高叶 / 王骁 / 周游等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
电影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真实罪证影像,从小切口出发,以普通人视角去审视日军暴行,足够克制但也难以掩盖沉重的历史。
故事是“孤岛”式设定,南京大屠杀期间,面对日军的无差别残害,刘昊然饰演的邮递员阿昌和金老板一家躲在吉祥照相馆中避难。
为了尽可能地多活一天,他们只能帮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这些都是日军屠城的罪证,他们不得不通过底片去直面血淋淋的悲剧。
孤岛求生的故事线为电影增添了紧张感,也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战争时南京人的无助。虽然没有放大血腥和暴力,镜头始终对准施暴者,但是贯穿电影的砍头、枪杀等残酷暴行,仍然让人感到绝望和窒息。
电影的独特之处是塑造了抗战题材会有的常规角色,但都不脸谱化,而是真实具体的人物。
日本军官是军三代伊藤,爷爷参加过甲午战争,以摄影师身份从军。他爱好摄影,根本不关心战争,只求能“出片”,照片能“显影”。
“汉奸”王广海是日本人在南京的翻译,他不觉得自己是“卖国求荣”,而是利己主义者在遭受迫害时为了活下来的本能反应。
至于阿昌和金老板一家,从被逼洗照片的谨小慎微到起身反抗,不是因为生来就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只是见证了太多残暴兽行,被激发了骨子里的血性。
贯穿整部电影的拍照片、洗照片也是巧妙而有效的线索。
全片最让我窒息的不是枪声,是暗房里显影液咕嘟的气泡声。导演用近乎冷酷的克制,把悲怮锁在了相纸里。
老板娘数钞票时抹掉的眼泪,阿昌偷偷用定影液封存罪证时颤抖的手,金老板起身反抗时大喊“老子是拍照片的”,比任何哭喊都更具穿透力。
它可能不是一部合家欢的好看电影,但值得被看见,因为有些历史不该只留在黑白照片里。
——本可爱
05
《戏台》:低俗笑话过多,消解影片讽刺性
片名:戏台
导演:陈佩斯
主演:陈佩斯/ 黄渤 / 姜武 / 尹正 / 杨皓宇等
类型:剧情/喜剧
好久不见陈佩斯。《戏台》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喜剧,更是一把插入艺术和强权之间的尖刀。
电影故事其实很简单,尹正饰演的名角儿,临上场之前突然掉了链子。这时候呢,来送包子的黄渤,突然被军阀洪大帅钦点上台顶包演出。
洪大帅并不懂戏,但他有强权,于是在绝对强权和绝对无知的作用下,一场荒诞的大戏就此上演。
表面上是喜剧,但电影的内核其实非常沉重。
戏班子代表着的,既是底层的小人物,也是传统艺术的象征。而这些通通被放置在了强权的铁蹄之下,任其践踏,艺术的尊严和人的人格,都不存在了。
上位者的心血来潮,想要改戏,名角也必须得低头。最有意思的就是结尾城头改换大王旗,权力会交替,但权力的游戏永远都有个上位者。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角色是余少群饰演的男旦凤小桐,首先他的扮相是片中最美的一个角色,飘飘欲仙又美得绝无轻挑之意。其次呢,他对艺术爱的深沉,把艺术当成信仰,把戏台当成祭坛。
当他的搭档被强行换成了门外汉黄渤,他眼里的恶心是抑制不住的。
到最后迎来新的上位者,无法保全自身的凤小桐,决绝地纵身一跃,质本洁来还洁去,余少群演活了这一抹幽魂。
但《戏台》这把尖刀,有时候也会砍偏了方向。
比如说六姨太这个角色,就是一个纯粹的工具人,而且是影片里低俗笑料的负责部分,全片让我最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六姨太的两次摇床。
像这种对女性角色,或者是女性化角色的过度消费,其实是削弱了影片的批判性,形成了与影片内核的另一种互文。
所以戏台这片子,注定很挑观众。
——油梨
06
《聊斋:兰若寺》:民国版聂小倩虐恋?
片名:聊斋:兰若寺
导演:崔月梅/刘源
配音:卢力峰 / 林强 / 张赫 / 陈子平 / 橙璃
类型:剧情/喜剧/动画
追光的动画,去年电影贴片里看到就很期待,看完确实也很喜欢。
掉进兰若寺周边古井里的蒲松龄,成了乌龟和蛤蟆精讲故事比赛的评委,以此串联起了5个聊斋志异的小故事。
这五个故事大家也不陌生,分别是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
电影对这些故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
比如聂小倩,电影把这个故事时间段放到了民国,穿着中山装的宁采臣和穿旗袍的聂小倩,有种混搭的好嗑。
画皮呢,则是画风最美也最恐怖的一个单元,有点类似宋代工笔画mix《山村老尸》的感觉。
最喜欢的一个单元是鲁公女,关于冥界的想象真的有震撼到我。
我们中国人对死亡之后的亡灵世界,是怎么想象的呢?电影还原了很多大家熟悉的元素,比如奈何桥、孟婆汤、三生石彼岸花这些,还有黑白无常。
但它们在动画里有了新的形态,更加充满东方神秘色彩,就这一个关于冥界的想象,这个画面我觉得就值回票价。
电影是扎扎实实在讲故事,就是156分钟的时长确实有点考验屁股和膀胱了。
——E姐
07
《浪浪山小妖怪》:真·牛马心声
片名:浪浪山小妖怪
导演:於水
配音:陈子平 / 路扬/董汶亮/刘琮等
类型:剧情/喜剧/动画
今天刚看,非常喜欢,剧本太好了。
据说是在原作的故事架构上,创作了一个新故事——浪浪山的小野猪和小蛤蟆,因为工作失误被逼到死路,两个小妖绝境狂想,准备拉妖入伙扮成西游师徒,冒名去西天求取真经。
团队搭建阶段,具象化了打工牛马的心声。
原本入职大王洞是毕生梦想,殊不知天外有天,大王洞在一句轻飘飘的台词中被灭的渣都不剩;用一袋不知道是不是真大米,就哄得鸡妖上蹿下跳改方案,一句“感觉不对”幻视抽象的甲方;被自己画的大饼骗到的野猪妖蛤蟆妖驯化猩猩妖的过程,怎么不算是职场PUA呢?
四人有模有样踏上取经路的时候,你会感慨,果然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他们拼尽毕生修为,都无法改变真正的西游师徒的行动轨迹,更不可能取到真经,他们甚至连佛影都没瞥见一分。
正因如此,他们逆风而行走向必死结局的瞬间,才让屏幕外每一个nobody热血澎湃。如果能成为自己一瞬间的英雄,飞蛾扑火又如何?这才是无名之辈,我也是浪浪山的一个小妖怪。
我所讲的只是一些概况和皮毛,这个故事做得太优秀了,朴实又扎实,细节填充得恰到好处,蛤蟆精腰牌编号九九八一,决战前小野猪反复扶起妈妈给灌满的水葫芦……
如果非说美中不足,那就是黄眉大王发怒的时候有点出戏,因为他又蓝又红的样子,让我想到了春节档的一位故人……
一句话总结:《浪浪山小妖怪》或是暑期档唯一可以毫无负担放肆大笑的作品,无年龄门槛,只要能在影院坐得住就会非常合家欢。
像脱口秀演员Kid说的一样,有时候观众需要的就是一些单纯的快乐。不用你上价值,我们自己会狠狠代入。
这么好看的动画,宣发请跟上好么?
——油梨
今年暑期档你看了/想看哪些电影?
在你心中哪部电影是你目前看到的最佳?
来投票或来评论区留言讨论吧!
这是一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