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被误会后,为什么要重上花果山?
今天带大家回顾一部上世纪经典的动画电影《金猴降妖》。
这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5年创作的动画片。
它的名气不如《大闹天宫》那么大,但在我看来,水平一点都不低,甚至比大闹天宫更有深度,大闹天宫讲的是反抗,不屈不挠英勇顽强就够了。
《金猴降妖》讲的是激烈的斗争告一段落后,外部威胁没那么大了,自己人内部发生矛盾了,你一心要守护的人不相信你、厌烦你、排斥你了,他们甚至更相信敌人了,该怎么办?
金猴降妖,讲的是一段“否定之否定”的故事。
首先,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就很有来历,它不叫“大圣降妖”,也不叫“美猴王降妖”,也不叫“孙行者降妖”,它叫“金猴降妖”,还记得那两句诗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对,就是这个“金猴”。
这首诗是教员在1961年写给郭沫若的,属于和诗,当年郭先生看了浙江绍剧团在北京演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忽有所感,写了一首诗严厉批判唐僧这样的蠢人,不分好歹,愚蠢顽固,对敌人太好,对自己人太坏,专门干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认为这种人死了活该,原诗中还有“千刀当剐唐僧肉”这样的句子。
教员看了郭先生的诗后,就写了一首《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讲的也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但教员的立意不同,他认为还是要分清敌我,真正要打击的的坏人是白骨精,对“愚蠢的唐僧”不要太苛刻,还是要温和一点,要教育他们,这样才能团结大多数。教员诗里面还有一句,叫做“僧为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可以说是非常苦口婆心了。
《金猴降妖》这部动画片的主体架构就是“三打白骨精”,甚至就是浙江绍剧团的那个“三打白骨精”,和西游记原著的剧情区别很大……动画片做了更多的创新和改编,它甚至把红孩儿、雷音寺、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故事都融入了其中,结局也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这是有着很深思想内涵的一部动画电影,当年的批评者也没说错,这不是一部儿童片,孩子是看不懂的。
金猴降妖的画风和氛围,也不是那种欢快轻松的调调,而是充满了幽暗、诡谲、阴森的元素,讲实话,有些场面挺吓人。小时候看的时候,就觉得美丽的山水之中,藏着无数隐隐绰绰的魑魅魍魉……这场面,一看就知道斗争形势不容乐观。
故事开篇,是唐僧师徒四人踏上取经路,遭遇各种艰难险阻,八戒开始抱怨路途艰险,唐僧则总想尽快找个地方投宿化缘……从他们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就能看出,累了累了,跟着大师兄,真不轻松。
这时候,就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
因为疲惫、松懈和怨气,团队间早就生了嫌隙,只是碍于孙悟空神通手段、威望和功劳,没有公开翻脸,这终于就被敌人找到了可乘之机……敌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你会成长,敌人也会成长。
正面打不过孙悟空,妖精们就会使用别的手段,比如说变化、引诱、魅惑、挑唆、煽动,让团队起内讧,这个“白骨精”刚好是这方面的顶尖好手,她变化成送饭的美女村姑,恰恰投了唐僧和猪八戒的所好。
这一个养尊处优受不得一点苦,穷乡僻壤道路艰险饿坏了,看到“嗟来之食”就想吃;另一个本就是打家劫舍的绿林出身,迫不得已才走上了西行路,一路上受够了清规戒律……忽然荒郊野岭遇上了美女,自然是两眼放光大喊女菩萨。
幸亏孙悟空回来得及时,火眼金睛看穿真面目,一棒子抡死了妖怪。
然而妖怪变化多段,一时并没有死,回头又变成孩童、老人继续来搞诈骗,除了悟空之外,其他三人肉眼凡胎,被骗得团团转……猪八戒这时候把平日里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夹枪带棒含沙射影,对孙悟空阴阳怪气——“你打死了小寡妇,说是妖怪,又摔死了人家孩子,也说是妖怪,现在碰上个老头,还说是妖怪,我看你有一天是不是也要把师父当妖怪打了”?
这八戒,看起来憨厚老实,实际上一肚子坏水,说他聪明吧,他又只有小聪明,关键时候公私不分,只顾自己那点小算计,把大家都往火坑里推。
白骨精不但擅长变化魅惑,还擅长意识形态攻击,比如她变化成老人之后质问唐僧——“你纵徒行凶,还取什么经,修什么佛”?这句话直接让唐僧破防,开始念紧箍咒,往死里咒孙悟空。
明明眼前的女子、儿童、老人都是假的,除了孙悟空却没人看得出来,明明孙悟空才是对的,但却被所有人反对、针对……有时候甚至分不清,敌人和愚蠢的队友,哪个更可恶一些。
整个团队的内耗已经达到了极致,孙悟空坚定倔强,一定要除妖,猪八戒煽风点火,唐僧顽固愚昧,一定要证明自己才是对的……孙悟空拼尽全力,也只能靠装死把妖怪摔下山崖。
妖怪还活着,潜伏在周围,亡唐僧之心不死,但唐僧已经容不得孙悟空存在了,一定要赶他走。
到了这个时候,坚持已经没意义了,师父和师兄弟们不喜欢自己,不喜欢自己的火眼金睛和嫉恶如仇……他们不愿意相信前途艰险、到处都是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他们只相信外面的世界阳光美好,西方遍地都是大善人,走路都能遇到活菩萨。
原著里,孙悟空化斋之前,都得给他们师徒几人画个圈子,让他们好好待着,不要跑出去。
孙悟空这个圈圈不是随便画的,画圈的意思是:这里不是东土大唐,外面到处都是吃人的妖怪,妖魔鬼怪亡我之心不死,没事不要作死。虽然这个圈圈范围不大,但只要在圈子里,就能诸邪不侵、群魔不近,轻轻松松保住你的命。这个圈圈保护的不只是人,考验的还有人心。如果人心坚定,相信大圣的本事,相信团队的团结,自然就能把邪魔阻挡在外;但如果人心躁动,猜疑丛生, 那么铜墙铁壁只能挡住外邪,却阻挡不了内魔,唐僧非要往外走,非要破坏这个圈子,那是神仙也挡不住的。
齐天大圣化个斋的功夫,唐僧、八戒、沙僧三个傻子都不能安分待着,见到蛆虫化的米饭都觉的香,看到青蛙变的馒头都咽口水,看到骷髅化的美女都按捺不住,他们不觉得危险,不懂得提高警惕,反而觉得大师兄在控制他们,在搞独裁……就这破心性、这智商、这涵养、这见识,还修个屁的佛,取个鬼的经,讲难听点,不如老老实实沉沦苦海,永堕轮回,再遭五千年的罪,再受三百年的苦。
大家都知道,齐天大圣不是无所不能的,他本事不够大,还不能扫荡三界,换一个朗朗乾坤,但在他自己画的圈子里,还是无敌的,他改变不了世界,只改变得了这一丈之内,这叫实事求是。
唐僧师徒搞不懂的是——大圣不是不让你出去,而是你因为修为太差、水平太低、肉眼凡胎、不辨善恶、不知贤愚、人妖不分、神鬼不察……明明是敲骨吸髓的白骨精,你认做如花似玉的美娇娘,人家要吃你的肉,你却叫人家女菩萨,要和人家双修......你说你是不是急着送死呢?
修佛修仙,念了半辈子的经,念得颠三倒四狗屁不通,只记得经书里死人说的话,完全不知三界险恶,一副白左圣母心,两只愚昧双标眼,哪懂得黑暗森林?满嘴慈悲为怀,却对敌人太好,对自己人太恶,专门干自毁长城、亲者痛而仇者快的事情……
唐僧肉的价值,唐僧自己不知道,但全天下的妖怪都知道,他自己不爱惜自己,自然有人来“爱惜”他。
孙悟空的道理,和他们讲不通,或许他们已经不准备讨论事实问题了,他们就是不喜欢孙悟空了,嫌累嫌烦嫌唠叨,不想被他教育了。
那就没办法了,孙悟空只能走,有人要跳火坑,你硬拦是拦不住的,只能看他跳,甚至要陪他跳,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他自己去教育自己。
对于孙悟空来说,唐僧师徒不要我,我就去找猴子猴孙……于是孙悟空重上花果山。
孙悟空也只有花果山可以去了,那毕竟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他在那里发现了水帘洞,打败了混世魔王,守护了一方弱小,然后他还从东海龙宫借来的定海神针,从此威震一方,他还树起了“齐天大圣”的大旗,公然对抗天庭,那是他最快意的时候。
但他回到花果山的时候,发现花果山也物是人非了,他离开的日子里,这里被天庭扫荡、围剿,甚至还被猎人捕杀……猴子猴孙们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花果山就连雨水都不充沛了,变得贫瘠而荒凉。
于是,孙悟空重新整治花果山,他冲上云霄,以齐天大圣的威名,召唤雷公、电母、风伯、云童,还有四海龙王……让他们给花果山降下甘霖,诸位神祇毕恭毕敬,不敢不从,这是全片孙悟空最威武的一个场面……三界之中,天庭之上,很多人都不喜欢他,但不得不敬畏他。
大师兄走了之后,取经团队这个草台班子立马就出现了问题,让八戒去巡山探路,结果他看到个草垛就扑上去呼呼大睡,唐僧不调查不研究,昏头昏脑,遇到个“寺庙”就想进,结果和沙僧两人直接在“假天王寺”被白骨精一网打尽……这个天王寺的是全片最为恐怖的一处场景,高高在上的满天神佛忽然变成妖魔鬼怪,配合诡异的诵经声,和变幻的光影,那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然后,就是猪八戒得知师父被抓,跑上门要人,结果被打了个灰头土脸,连几个小妖也对付不了,天蓬元帅浪得虚名,丢人丢到姥姥家。
但八戒有个优点,他鸡贼,他聪明,他但凡遇到搞不定的事情,就去找孙悟空,于是他跑到花果山,装出一副老实可怜的样子,求他的大师兄去了……
这里孙悟空的表现,和原著也大有不同,他既不是刁难猪八戒,也不是立马就去救师父,而是用了计策——他故意对八戒表示,不去救,师父不是喜欢感化妖怪嘛,让他感化去吧。
实际上,他这是为了实行自己的策略,做了通盘的考虑,他为了骗白骨精,得把八戒先骗了,防止走漏消息,大英雄做事,一定要“密”,历史上很多事,就坏在“不密”上。
从这里开始,就可以看出孙悟空这个角色的成长。
孙悟空后面的操作就更精彩了,他先是变化成小妖,探听到白骨精请自己的母亲赴宴的消息,然后打死老妖婆,再变化成老妖婆的样子,毫不费力混进白骨精戒备森严的洞窟中,展现出了猴王神奇的本领和无穷的智慧……当然,大家都知道,这都是他的寻常操作,并不稀奇。
最后的决战极为精彩,特别是孙悟空拔出一把猴毛,变出千千万万个小猴,和群妖混战的场面,非常有表现力,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
就连平时懒惰怂包的八戒,在大师兄归来之后,忽然就自信心爆棚、战力爆表,直接一对多把一群妖怪压着打,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圣是这个团队的灵魂,是那些0前面的1,他能让队友变得更强,能让平庸的人也能发挥到极致成为英雄,有他和没他,完全是天壤之别。
然而最精彩的,不是对付敌人,而是“教育师父”,孙悟空和白骨精最终决战的时候,没有立刻下死手,而是当着唐僧的面,三次逼得她现了原形,让唐僧认清敌人的真面目……最后彻底战胜敌人之后,孙悟空也没有立刻诛杀对方,而是先请示师父,师父点头同意之后,才一口三昧真火烧得白骨精灰飞烟灭。
这就是齐天大圣真正的“成长”。
他不再是那个勇猛精进、一往无前、有理就坚持到底、不怕得罪人的齐天大圣了,他开始成长为一位有谋略、有智慧、有情商、懂得战略欺诈、战略迂回、懂得团结战友的导师和领袖了。
当英雄和当领袖不一样,当领袖不能只依赖自己能力超群就一路平推到底,领导团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当他们的保姆,替他们决策,哪怕自己完全正确,也不能强行要对友接受……有时候,得让他们吃点亏,跳点火坑,走点弯路,干点麻烦事,他们才会得到教育,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而对于“白骨精”这样狡诈凶残、无孔不入的妖魔,要除恶务尽,不能给她留下一点点卷土重来的机会。
当然,这毕竟是个童话故事,有着完美结局的童话故事。
实际上,太难了。
有些时候,你会气的肝疼。
齐天大圣三番五次斩妖除魔,救他们的命,带他们脱离苦海,教他们认清现实,结果这帮东西不但好赖不分,不感谢他,还恩将仇报,视他为洪水猛兽。
而西天路上吃人的妖怪,只需长得像个人,说几句动听的话,在他们看来是亲爹亲妈亲老婆,而猴子哪怕把心掏给他们,他们依然觉得猴子不是好人,哪怕斩妖除魔、杀了几个人渣强盗,都是猴子的罪过——“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这凶徒的拜”。
他们不爽孙悟空很久了,多少次,他们夺大圣的棒子,赶大圣走,还要给他扣个性格乖戾滥杀无辜独断专行的帽子,逼得他三番五次离队,开除佛籍……但每到生死存亡的关头,又觍着脸去请猴子出山,一口一个大师兄,无事泼猴弼马温,有事无敌大师兄……
大圣其实是真的慈悲,不念旧恶,从来不真正生他们的气,还是心疼他们、关心他们、寄希望于他们自己能够成长。
和敌人对抗不难,教育自己人是最难的,但再难,再委屈,也得去做啊。
团结、斗争、再团结,往前走、迂回、后退、走弯路、再往前走……这也是否定之否定啊。
总而言之,金猴降妖,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动画片,值得大家多看几遍,常看常新。
这是一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