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短视频分享大全 - 大中国 免费短视频分享大全 - 大中国
龚琳娜头像

龚琳娜

出生地:中国,贵州,贵阳 生日:1975年8月1日
龚琳娜  2000年全国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奖之后,我的艺术之梦支离破碎做一个电视明星与艺术有什么关系呢?  我忙碌的穿梭在形形色色单一重复的舞台上,茫然……  仍然充满求知欲望的我,期盼……  2002
个人介绍
详情信息
龚琳娜  2000年全国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奖之后,我的艺术之梦支离破碎做一个电视明星与艺术有什么关系呢?  我忙碌的穿梭在形形色色单一重复的舞台上,茫然……  仍然充满求知欲望的我,期盼……  2002年春天,相遇Robert Zollitsch,相遇五行乐队,梦想有了希望,  我们共同努力在音乐的舞台上,  自由快乐的伸展…  天空开阔了  我终于可以无拘的唱——  在森林里  在高山上  在人们愿意听到的舞台上  我真的快乐  踏实的走在路上  我不恐慌  只要钻进音乐的世界  我感觉到升华的力量。  ——龚琳娜  2006 2月12日  龚琳娜出生于贵州贵阳,5岁登台演唱,7岁开始在国内巡演,12岁出访法国时,她所演唱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深受欢迎。报着学习、发展民族音乐的理想,16岁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邹文琴教授学习民族声乐,1999年以文化部“民歌状元”称号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现任中央民族乐团独唱演员。龚琳娜是个永不满足的歌手,他不断在传统唱法和民间音乐中探索。勇于创新、热情奔放的个性使她的音乐赋予感染力。  1985年上海民族杯小歌手比赛一等奖。1989年全国少儿歌舞评比独唱、二重唱,分别获得一等奖。1996年MTV“好花红”(布依族民歌)获得百家电视台音乐电视银奖。1999年文化部民族唱法考评第一名。1999年在北京剧院举办独唱音乐会。分别于2000年、2001年受香港爱乐民乐团邀请在港举行四场音乐会。2000年演唱《斑竹泪》获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二名。2000年演唱《妈妈,您快留步》获中央电视台十大金曲奖,并被评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歌手。2001年演唱《祖国只有一个》获全国戏歌邀请赛金奖。2002年出版个人专集《孔雀飞来》,代表作《孔雀飞来》获全国广播新歌评比金奖及中华民歌广播大擂台十大金曲、中国民歌排行榜第一名。1988年——2003年多次赴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奥地利、比利时参加国际音乐节演出  ——————————————————-  水追赶绿地,听龚琳娜专辑《走生命的路》  文 / 杨春明  ——听龚琳娜专辑《走生命的路》  又是一个杜鹃花盛开的春天,听到了龚琳娜的新专辑《走生命的路》。  走生命的路,这是人生的一份承诺、凝重与悲壮。  不停的在路上探索、寻找、奔走、叩问、追赶,会遗失掉许多转瞬即逝的景致,也会突然抓住一些美丽的花瓣或者一缕柔润的春风。生命路上的快乐,真的是那些不期的相遇吗?  有时候,我在想,龚琳娜真的生不逢时吗?她这个民歌状元,在激情广场放歌,老老少少没有不惊叹于她的极具个性的歌喉的,但是,她没有像宋祖英那样绽放并红遍大江南北,即便一曲《孔雀归来》捧得中华民歌大赛金曲奖,但是,通俗流行的音乐风吹过去了,民歌也彷乎是一件破旧的对襟衣服,发白而易碎,逐渐地被推远,好比是一条河流上漂浮的朽滥的木块,被时尚的风浪无情地推到低浅的滩涂,不甘心的守望里看着新生代哼着《两只蝴蝶》,在《双截棍》里《东风破》。  好在,在无边的苦恼里,龚琳娜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了新的方向,那就是走民歌与世界音乐接轨与融合的路。她沿着自己的路标踏上了艰苦寻觅的征程。应该说,从1992年她获得贵州省“风百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奖,就开始朦胧但不失意识的上路了,到2002年《孔雀归来》,她就清晰地形成了自己意旨,并开始了执着的追寻。她坚定,一定要做真正的音乐。  她几次不声不响地回到家乡,回到养她育她的黔山贵水,她一头扎进苗家山寨,围在火塘边听他们的吟唱,在清纯的木叶声里捕捉飘舞的音符,她在亲近大自然与浑厚的浓郁的民风的时候,自然的山水,清澈的溪涧,无尘的轻风,纯朴的乡情,粗犷的舞蹈,和谐的大歌,跳跃的篝火,甚至山野里的鸡鸣狗吠,让她的声音粗放、高亢、嘹亮、圆锐、清脆、甜柔,她像杜鹃花里一只飞翔和翩跹的杜鹃鸟,啼红了双唇,但更靠近了自己的声音与心灵。她与许许多多美丽的东西机遇,音乐的理念,编着花环的梦想与玫瑰花瓣拼装的爱情。  2002年的春天的那个“大洋之夜”,她轻快地舞蹈着——《孔雀归来》,向父老乡亲们表达《我爱家乡杜鹃红》,在热情的掌声里,乡亲们称赞她《好花红》。2003年的春天,她来拍摄《我爱家乡杜鹃红》MTV,畅游在百里杜鹃“醉九牛”,铺满落红和散发泥土芳香的花径上,光着脚丫,像一只美丽的云雀。2004年的春天,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再一次深情地踏上毕节这块土地,这一次她带来的“五行乐队”,向乡亲们奉献她将民歌与巴伐利亚琴结合的成果,演唱的曲目里就包括她的这张新专辑里的《山中问答》。  这个春天里,她的新专辑《走生命的路》,似一朵美丽的杜鹃花绽放。上周,在北京,在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举办了《走生命的路》现代音乐会。  “走走走,生命的路,生命的旅途,一路风景,一路尘土;走走走,亲爱的人,亲爱的路人,忙忙碌碌,不能停止的脚步。梦里没有灵魂,没有自己,欲望里,不清醒我在哪里,灵魂在哪里?人们还在成长还在忙,结束的结束、开始的又开始……”这是龚琳娜自己写的词,这是一首用灵魂和生命来吟唱的歌曲,她让我想起了那些在西藏雪原弹着三弦游走的歌虻,即使她的歌声里我听到了朱哲琴与恩雅的韵味,我的心里奔涌的是不尽的苍茫与凄凉。“哎哎,你在哪里?哎哎,我看不到你……哎哎,我的心,哎哎……”这首《你在哪里》,焦急、困虑、紧迫、不安,急促的吟唱,像生命的追问与独白,尤其龚琳娜急促的呼吸声,让人慌乱,让人窒息。  心灵与肉体埋葬在土里,灵魂与我失去踪影。走走走,生命的路,生命的旅途,一路风险,一路祝福。走走走,亲爱的人,亲爱的路人,忙忙碌碌,不会停止的脚步。  ……急促而窒息般的呼吸……  ……水自蓝天来逼近纯净的绿地……  ————————————————————  走生命的路,走自己的路  “路要怎么走?是啊,我们学习成长的环境里有太多的压力,必须按照学校的标准。但是我们必须有自己的脑子,走自己的路!我不就这么走过来了。”面对一位打算向“千人一声”方向努力的声乐系学生,龚琳娜说。掌声中,这位黔籍旅德歌手结束了她与母校学生的艺术交流。  没有镁光灯,没有鲜花,有的还是台下无数关注的目光和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9月22日上午,贵州大学艺术学院C楼一楼大厅,龚琳娜这场以民族声乐为主题的讲座一聊就是3个多小时。38小时前,龚琳娜和她的乐队在贵阳大剧院成功举办了《走生命的路》现代作品音乐会,刚向家乡人民介绍了一种前沿音乐。不管是音乐会,还是讲座,龚琳娜呈现在家乡人面前的自己,不再是以前苗苗艺术团那活泼可爱、载歌载舞的小姑娘,也不再是电视屏幕上以一曲《斑竹泪》夺得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银奖的中央民族乐团独唱演员,而是一个独立思考、富有表现力和演唱个性的歌者。  行走的歌者  “5岁的时候,我第一次登台,那时我就有一个愿望——长大要成为歌唱家,专唱民歌。”面对讲台下同学们年轻而陌生的面孔,师姐龚琳娜的自我介绍是从梦想开始的。  龚琳娜生于贵阳,是苗苗艺术团的孩子,16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邹文琴教授学习民族声乐,1999年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成为中央民族乐团的一名独唱演员;2002年,加盟中德音乐家组成的世界音乐乐队——五行乐队,行走于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龚琳娜辞掉了工作,准备定居德国。  “梦想的实现,一定要努力,一定要有眼光。”龚琳娜说。为了唱歌,她16岁便独自离家到北京求学。这个被声乐老师认定是“山歌嗓,声音条件很一般”的学生,高中三年,每天5点就起床练歌,风雨无阻;大学四年,天天泡琴房,连午睡和星期六休息都不离开,还满世界找讲座听。工作后,她曾是团里合唱队的一员,也曾获得文化部应聘资格考评第一名,被誉为“民歌状元”。25岁时,经过持续6年,连续三届参赛的冲刺,龚琳娜获得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银奖和“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2002年,她出版首张个人专辑《孔雀飞来》,加盟中德音乐家组成的世界音乐乐队——五行乐队,其后,多次随五行乐队赴欧洲举办音乐会,参加那里不同城市举办的世界音乐节、世界音乐博览会等。2005年,龚琳娜出版第二张个人专辑《走生命的路》,10月分别在欧洲的荷兰、德国和奥地利等地举办个人音乐会。今年3月,在北京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举办《走生命的路》现代作品音乐会,9月20日,龚琳娜将这场音乐会带给家乡贵阳。  音乐是活的  讲座中,龚琳娜多次提到自己对“歌手与声音的关系”、“演员与舞台的关系”的理解,而让她得出结论的催化剂是一次失败的经历和一次成功的演出。  1998年,龚琳娜上大学三年级,参加中央电视台歌手大奖赛,再次名落孙山。沮丧的她,每天叹气,朋友们劝她别气馁,说:“我们欣赏你,请做好自己,我们喜欢真诚的你。”这让龚琳娜意识到:唱歌是为了做好的音乐,是要寻找自己与音乐间秘密的契约。她决定开始唱自己想唱的歌,要做个能打动听众的歌手。2000年,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她放弃了以题材取胜的想法,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一首神话题材的歌曲《斑竹泪》。那一次,她获得了大赛民族唱法银奖和“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  获得成功后,龚琳娜再次陷入了思索。  “一次,我为一座城市演唱他们的市歌。演唱碟是提前做好的,我的演出服很漂亮,化妆很美,表演也很到位。可是,上台的时候,我连歌词都不记得。当我看到台下观众真诚的目光,唰的一下,觉得它就像一把剑,刺进我的心里——观众并没有真正听到我唱歌,我只是在表演。当时就突然觉得特别难过,不想再生活在欺骗中。”说到这里,龚琳娜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台下肃然。  “歌手没有骨头,没有思想,就不能吸引人。唱民歌的演员一定要这样笑、这样唱吗?”龚琳娜边学边说:“那时,我不快乐,面黄肌瘦。我觉得自己是吊着的,脚踩不到地面……”在完全按照学院化规定的表演模式下,龚琳娜觉得自己内在的民歌精神不是自如与鲜活的。但是,我们该怎样唱民歌?这个困惑持续到2002年,龚琳娜第一次参加在德国举行的世界音乐博览会。“在那里,歌者,乐手和观众一起互动,一起浸在音乐里,即使听不懂歌词,却是完全融合在一种律动中的。音乐是活的,不是死的,是有生命的。它不是为了看上去漂亮,这样的舞台才是对的。”那之后,不愿湮没在电视上“千人一声”的民歌歌手中的龚琳娜,更加坚定地向着自己不断感觉到的方向靠近。  “现在,我很快乐,蹋蹋实实走自己的路,知道自己的脚印有多深。”龚琳娜微笑着说:“唱歌,是为了艺术,不是为了出名,或其他的什么。”  唱出民歌个性美  龚琳娜的讲座不仅有说法,还有歌声。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江浙民歌《茉莉花》,陕北民歌《信天游》……不仅是民歌,就连戏曲,龚琳娜也是开口就唱,越剧、粤剧、歌仔戏……甚至原生态的苗族飞歌,也现学现唱,像模像样。好像不管什么声音,只要龚琳娜愿意,她都可以唱出来,直听得台下观众就一个劲儿的鼓掌。  “声音的美是什么?”龚琳娜问。讲座聊到声乐专业上的问题,学生们踊跃回答:“甜美的!”“宽广的!”  “你们说的没错,声音的美可以是专业学院教出来的‘千人一声’——宽广的、饱满的、甜美的。不过,我觉得声音的美不是只有一种。声音是不是美,要根据作品,看它的诠释是不是合适,比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我们用美声唱出来,跟我们用原生态唱出来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认为,即使唱得再标准,前者怎样都不会比后者好听。”龚琳娜说,不同的民歌总有产生它环境,带着当地的文化痕迹,因此,东西南北的民歌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民歌的美之所在。  当龚琳娜邀请台下的师弟师妹起来唱两首。  “我?能唱好吗?”不自信总会冒出来。  “声音是练出来的。”龚琳娜认真地告诉大家,“关键是我们要学会歌唱的方法。我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女高音的位置上。在练习一段时间后,有一天我居然也能唱出低音来。”说着,龚琳娜又给同学们唱了一段。  于是在歌声中,讲座的互动越来越多,气氛越发融合。不过,学生们对民族声乐的困惑也渐渐凸现出来。  在龚琳娜的点拨下,一位男同学立刻又找到了唱歌时舒服的感觉,唱完他却说:“我在用错误的方法唱。”龚琳娜反问:“为什么这首歌你唱着、听着感觉舒服了,却认为它是错误的?”  在龚琳娜的指导下,一位女同学很快自如地唱完一首练了很久的民歌,可她却担心的说:“这样唱不符合专业老师的要求。”龚琳娜反问:“老师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学生无奈,说:“可这样唱,考试也过不去啊。”龚琳娜再问:“唱歌是要达到标准好,还是感觉舒服好?”  ……  “标准。”学生回答。  “路要怎么走?是啊,我们学习成长的环境里有太多的压力,必须按照学校的标准。但是我们必须有自己的脑子,走自己的路!我不就这么走过来了。”龚琳娜说。  台下,掌声雷动。  —————————————————————  龚琳娜与她的乐队-五行  五行乐队 〈中德组合〉 2006-9-26 12:23:47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国语》中,先哲们运用“五行”——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来概括世界万物的本源和多样性的统一。  中欧“五行乐队”  Robert Zollitsch (德国)- 作曲,巴伐利亚筝,音乐总监  龚琳娜(中国)- 声乐  邱霁(中国)-古筝  Martin Kalberer(德国)- 键盘  五行乐队是由四个分别来自中国和德国的年轻音乐家组成的世界音乐乐队。他们立足于中国民族音乐,在和德国巴伐利亚民族文化的现代音乐元素碰撞中,寻求统一,形成他们独特的音乐风格 —— 中国特色的世界音乐。他们希望让更多的朋友在世界音乐领域里能多听到一些来自亚洲的、中国的声音,更加了解中国的现代民族音乐。  任五行乐队音乐总监的Robert曾在上海音乐学院学过古琴,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他对中国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独特的理解,对汉族、蒙族、藏族音乐有过深入的研究;琳娜声线自然,控制自如;邱霁演奏的筝具有很浓的韵;键盘手Martin对各种音色非常敏锐;四位年轻的音乐家都具有精湛的音乐功底和鲜明的个性。他们联手组合的亚欧乐队将创造出充满生命力的世界音乐,预示着不可限量的光明前景。  ———————————————————————-  关于龚琳娜与她的音乐会-《龚琳娜——新艺术歌曲音乐会》  关于这场音乐会:新艺术歌曲音乐是歌者乐者用艺术的方式在探索现实生活中生命的困惑与追求,那玻璃般玲珑透明的听觉质感、令人不由自主浸入其中的音乐氛围以及全新的音乐体验。  目前,国内严肃音乐市场正活跃,民族音乐开始探索新的方向,随之而来的各种流派唱法之争也更为激烈。虽经历了七年声乐训练,但龚琳娜的唱法不属于哪一派,她的声音分不出是南方北方,她的风格没有什么定论,她的新音乐作品既不洋也不土,没有套路。“创新、好听、感动”是听众对她演唱的概括。  关于龚琳娜:曾经在2000年获得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的龚琳娜,怀着艺术创新的梦想,悄然离开了这个名利纷争的环境。她独自下乡采集民歌、赴欧洲学习世界民族音乐,与德国的音乐家一同创作新的音乐。六年间,她不断游走于欧洲和中国的舞台上,把传统的演唱技术发展突破,把民歌里的灵魂融入。在她返璞归真的歌声里,有着对生命价值的困惑与追求。  关于Robert Zollitsch(老锣):德国作曲家老锣(Robert Zollitsch)为这场音乐会创作、制作了十四首新作品。老锣来自慕尼黑,1993年,他曾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中国古典音乐,之后,多次到内蒙、西藏地区采风。2002年,老锣开始与龚琳娜合作,一起完成了唱片《五行》、《走生命的路》。老锣对于中国音乐有很深的感悟,他为古筝演奏家邱霁创作《秋说…》、为笙、扬琴等民族乐器创作了《高山流水》、为蒙古族歌手乌仁娜创作了《在路上》等数十张唱片。听他的音乐,既熟悉,却又耳目一新,敏感的他非常善于扑捉中国旋律的特色,并融合西方的立体思维,变革、创新。  古筝、扬琴、箫、笙、大提琴是这支室内乐队的编制,由五位技艺独到并充满朝气的乐人组成。乐队的作用并非从属于歌者,每位乐手在作品中都有自己的精彩独奏乐段,并与歌者相互碰撞、融合,使音乐会达到一个完整的艺术气场。  关于乐队音乐家:  熊俊杰——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 扬琴演奏专业教师  王 瑶——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 古筝演奏专业学生  王华——中国歌剧舞剧院 笛萧演奏家  王磊——中央音乐学院 笙演奏专业研究生  张博——中国交响乐团 大提琴演奏家  音乐会节目 (所有作品作曲、编配:Robert Zollitsch)  《静夜思》  《山中问答》  《将进酒》  《你在那里?》  《庭院深深》  《忐忑》  《爱诺依》  —— 中场休息15分钟 ——  《青竹》  《送君远行役》  《悲情欲望》  《登鹳雀楼》  《腊梅》  《摇篮曲》  《走生命的路》  ◆ 2006年3月4日,龚琳娜携一支新艺术音乐室内乐队在中国北京举办了《走生命的路》现代作品音乐会。音乐会给观众带去玻璃般玲珑透明的听觉质感、令人不由自主浸入其中的音乐氛围以及全新的音乐体验。观众纷纷留下了感言:  ※《走生命的路》是一场非常有新意的音乐会,目前国内正需要这样的音乐。——歌唱家王昆  ※ 龚琳娜的演唱完全没有套路,音乐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心。——中央电视台一级化妆师徐晶  ※ 我没有想到是那么好,龚琳娜站在台上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她完全在音乐艺术里,我忍不住想要流泪。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邹文琴  ※ 用心来唱,用生命来唱。歌者在每一首歌里倾注了自己真挚的情感。这种心声反射到我,则是一种情感的震荡与生命的感动。使听众与歌者的距离那么的贴近,以至于近到和歌者一同经历生命的起伏和探索,体验生命的价值。我明白了何谓有生命的音乐,何谓精华与升华。在我写这篇日记的时候,我的耳边,我的心里还在萦绕着昨日的旋律。它像绿茶,澹然而悠然;向普洱,回甘而盈溢陈韵。——作家:流浪  ※ 感触颇深,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声音犹如天籁之声,这是一种少见的音乐体裁,歌者与乐队配合得天衣无缝,整场音乐会美不胜收!我很喜欢!龚老师巨可爱!——观众:李高杨  ※ 以古典与文化开始,在民族与自信中结束!喜欢《静夜思》的曲;《山中问答》的奔洒开来;《庭院深深》词曲意音都好,喜欢《登鹳雀楼》中的行腔,《忐忑》的演唱形式好,最喜欢你自由地回归之唱《爱诺依》。——观众:吴非  ※ 听了你的歌无法入睡,听完你的歌让人无比的兴奋,你的声音就像清泉水一样,注入我的血液里,激活我的神经,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很好的净化,真的好美 好美!台上的你就像精灵一样,无拘无束,轻松自然,和我们每个人的灵魂自由的交谈着!感叹老锣一位外国人居然如此精通我们中国的文化,用朴实的音乐元素诠 释着那么丰富的情感世界.也只有你这样具有超强音乐感知力和个性的人才能演绎出如此完整的作品!从音乐中我们或多或少会读懂你们的内心世界,你们不 停地追梦,是真正为艺术而活着的人!——观众:阮春黎
龚琳娜夸张嘉倪不简单:会做早餐早睡早起很健康
首涂娱乐讯 5月24日,龚琳娜发微博晒与张嘉倪合照,并夸张嘉倪“这个美女不简单,还会做早餐,早睡早起很健康!”粉丝调侃“看来早餐对你真的很重要”,“每个人做早餐都会得到龚老师发微博表彰一次。”
2024年05月12日 512
龚琳娜谈《乘风2023》合作:融合要放下自己的习惯
女性励志成长音乐综艺《乘风2023》第二次公演舞台上,歌唱家龚琳娜跟来自越南的芝芙,以及刘雅瑟共同合作的《迷迭香》获得了总排名第二的好成绩。这是龚琳娜在节目里第二次与“国际姐姐”合作,第一次公演时她和来自日本的美依礼芽一起带来了《花海》的舞台,也相当惊艳。而一向自信独立的龚琳娜承认自己有过容貌自卑,年少时都不敢穿粉红色,这样真实的态度更是令观众共情。龚琳娜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开始觉得这是个颜值很高的节目,本能就很排斥。最后愿意参加,一来是妈妈喜欢;二来有不少“国际姐姐”参加,她想要一起合作;她也想挑战一下,看看自己跟这么多美女在一起是会更自卑,还是会战胜对“不漂亮”的恐惧。结果她发现,当自己把对容貌的不自信说出来之后,那根刺儿就拔除了。这次耐心地跟妈妈分享节目里的经历,母女俩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参加央视“青歌赛”时的亲密无间。突破界限学习流行技巧,融合要放下自己的习惯《乘风2023》的舞台上,龚琳娜第一次公演跟美依礼芽合作演唱了《花海》,第二次公演又跟芝芙、刘雅瑟合作了跳唱俱佳的《迷迭香》,第三次公演会跟陈嘉桦、徐怀钰等合作《山河图》。但她并不认为自己是在跨界,而是在突破界限去学习。“我觉得音乐艺术有很多的技术需要去学习,比如民歌是我擅长的,并不意味着流行我就不能唱。我参加这些节目,都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希望学习一些流行的技巧,可以让我在演唱中国艺术歌曲这方面更有表现力。”龚琳娜表示在节目里,她一直在突破界限去学习。第一次公演的《花海》舞台备受好评,有网友评价说:“龚琳娜确定没学过日语吗?《花海》中她的日语发音太像中岛美雪了!”实际上,龚琳娜确实没有专门学过日语,她是花了一上午时间把《花海》日语部分歌词用拼音一个个标注好,然后再不断练习。到了第二天上午,美依礼芽帮忙校准个别“咬字”之后,她已经能够流利地演唱了。而用拼音标音还是她小时候看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学唱日语主题曲领悟到的方法,这回又派上了用场。之所以网友能听出中岛美雪的味道,是因为龚琳娜之前听过很多日本有代表性的歌手的演唱,她认为《花海》这一段比较符合中岛美雪的唱腔,专门做了这样的设计。“这首歌里,小美(美依礼芽)代表了年轻人,我代表经历过起起落落的过来人。小美要唱出她的热情和激情,我要唱出有经历的声音。这样我俩既有自己的风格,又能融合在一起。”包括结尾部分美依礼芽唱《忐忑》,龚琳娜跳《极乐净土》,也是一种融合与致敬。合作《花海》之前,龚琳娜特地去了解了美依礼芽,才知道她的《极乐净土》那么好那么受欢迎,于是决定临时学习这个舞蹈。“她是一段舞(《极乐净土》),我是一段歌(《忐忑》),都很魔性。这俩结合起来,其实就是我们互相学习对方的代表作。”到了第二次公演舞台她继续跨文化合作,跟芝芙(越南)、刘雅瑟共同呈现了《迷迭香》。在她看来,美依礼芽和芝芙都是既有实力又很好学的艺人,但性格很不一样。美依礼芽把开心和难过都写在脸上,芝芙则是把苦都忍在心里,脸上永远保持乐观的笑容。“她本来觉得来中国不会有太多人认识她,但观众给她投票很高,她感到很温暖,非常珍惜这个节目。所以她什么苦都愿意吃,什么事都自己全弄好,不会轻易要我们帮助,一句抱怨都没有。”龚琳娜透露,她来这个节目之后才知道,很多姐姐刚开始都有点“怵”跟她合作,担心跟不上她的唱功。因此她决定一定不能有技巧的炫耀,不管跟谁合作,都先了解对方的声音和表达习惯,再决定用什么样的声音跟大家融合。“这是合作的舞台,不是个人秀。要把自己放下来,跟别的声音、不同的习惯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就一定要放下自己的很多习惯。”不自信说出来就放下了,母女间的“刺儿”也拔掉了舞台上的龚琳娜留给观众的印象从来都是自信张扬的。但这次《乘风2023》里,她跟美依礼芽在宿舍聊天时说起自己有容貌焦虑,年少时觉得自己不够漂亮,因此不敢穿粉红色。不少观众感到吃惊的同时也深深共情,毕竟哪个女生没有过觉得自己不够漂亮的时候呢。第一次公演的《花海》舞台,她的粉红色纱裙被网友称为是“最漂亮的颜色”。后来她在节目里说出“我的漂亮我做主”,也赢得了姐姐们和观众的一致喝彩。龚琳娜告诉新京报记者,起初接到节目组邀请的时候,她的本能反应是排斥的。她觉得这既不是一个歌手的节目,也不是单纯的唱跳节目。它是一个颜值很高的节目,在很多方面都要引领时尚的潮流。“我没有那么好的容貌和身材,为什么要去参加?但后来我愿意去参加,当然首先是我妈妈很喜欢,第二是这一季有很多国际姐姐,我希望能跟她们合作,然后我也想挑战一下,试试自己参加这个节目会不会更恐惧不漂亮?跟那么多美女在一起会不会很自卑?”为了跟姐姐们快速认识,她提前查资料做了些准备,可是把网上资料和本来就不熟悉的真人对号入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姐姐们第一次见面的大型社交场合,她在认人的时候就出了错,给节目增加了不少喜感,也被网友们戏称为“喜剧人”。龚琳娜笑着说:“其实很多姐姐我真的不认识,我也没有看过《回家的诱惑》。只好提前做了些准备,想把姐姐们的名字和代表作记住,结果见了Ella(陈嘉桦)就唱徐怀钰的歌,就有点‘二’。”节目录制过程中,来之前的容貌焦虑在她公开说出来的那一刻就消散了。龚琳娜从小在漂亮女生扎堆的文艺环境里长大,这根刺儿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因为唱得好、机会多,被掩盖了,但到了一定的情景之下还是会隐隐作痛。“我发现一根刺儿真的需要拔出来。但这个‘拔出来’不只是脑子想明白了,而是要真的去面对、去打开,让最难受的部分见光。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机会,这次正好是个机会。”这根刺儿拔出来以后,她现在觉得成功不等于自信,要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欣赏自己才会真的自信。龚琳娜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我可以穿上粉红色的裙子,不再为容貌担心,走过心里的坎”。参加《乘风2023》不仅拔掉了“容貌焦虑”的刺儿,还拔掉了横亘在龚琳娜和妈妈之间那根名叫“代际”的刺儿。龚琳娜提到这些年父亲在唠叨的时候总会说的一句话,他觉得女儿对朋友比对家人更好。她也在反思,确实很多时候把家人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了,平日里也少了很多耐心与陪伴。回想起2000年她大学毕业参加央视“青歌赛”的时候,就是妈妈一直陪伴在身边,穿什么服装上台,唱的时候眼神往哪里看,妈妈都会给出建议。龚琳娜的妈妈是《乘风2023》前几季的忠实粉丝。原本她和妈妈并不住在一起,这次特别邀请妈妈到家里住,每次录制完回家都跟妈妈分享节目里的点点滴滴。导演组给的宣传照也与妈妈一起挑,化什么样的妆也跟妈妈一起商量。“有时候两个人的心结并不是说开了就可以了,还需要一个机缘。这次是在一个夏天,当年参加‘青歌赛’也是一个夏天,一切就像回到了二十多年前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妈妈觉得她被尊重了、被需要了,就彻底抹平了她心里对我的意见。”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2024年05月12日 308
刘雅瑟晒龚琳娜送的签名专辑:被你的个人魅力感染
首涂娱乐讯 日前,《乘风2023》姐姐刘雅瑟微博晒出龚琳娜送给自己签名专辑礼物,并分享二人合作的感受,表示有被其强大的个人魅力感染。全文如下:我亲爱的尊敬的佩服的龚老师,谢谢你的礼物我在第一次采访的时候就说过,来这里最想合作的就是你,在我心里你是有无限可能的音乐艺术家~没想到二公真的有机会合作,近距离接触让我知道你不仅美丽,你还是那么细心、温柔、真诚又体贴(再次谢谢你每天给我做早餐,让我感受到“妈妈”的感觉)~我也被你强大的个人魅力感染,佩服你总是用有爱的眼睛看到身边人的闪光点很想念跟你一起“快乐学习的课堂”,谢谢你的“督促”总能让我心甘情愿地“更努力一点”。当然啦,最想还是听你“迭迭不休”地喊我的名字——我也会无论隔着多远都回一声“龚老师”~ @龚琳娜
2024年05月12日 726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登录账号
网站公告

这是一条公告